小学生怎么提高观察力 观察力强的孩子怎么培养?

[更新]
·
·
分类:生活百科
4091 阅读

小学生怎么提高观察力

观察力强的孩子怎么培养?

观察力强的孩子怎么培养?

1、在观察中感觉
在观察事物时,教孩子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,通过看、听、嗅、触摸、品尝和皮肤的感觉来获得对外界事物的认识。如家中买回来的鱼,不仅要让孩子看,还要让孩子去触摸,抓一抓,然后让他说说感受。
2、在观察中提问
在观察中,要让孩子多提问,多问为什么?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,并提出新问题。同时家长也要向孩子提问题,要指导孩子观察事物的规律和观察分析的顺序,培养孩子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,从而使孩子的观察力得到提高,家长还可以和孩子比赛,看谁观察到的细节多,以鼓励孩子的积极性,久而久之孩子会更聪明。
3、教孩子学习观察的方法
教孩子有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,孩子观察的条理性差,这就需要培养孩子观察的系统性。为此,要引导孩子有目的的、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某一事物,就要遵循由近及远、由表及里、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,由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的观察原则。如:观察大公鸡,可先引幼儿观看鸡头、鸡身、鸡脚,以后再进一步观察公鸡和母鸡有什么异同。边看边引导,还可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回答。

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感知觉的规律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(心理学知识)?

一、感升觉规律在教学的运用:
1、感知对刺激强度的依赖性:要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,如讲话声音、写字大小等
2、对比规律:需要学生感觉和东西,要注意差别明显,以便于感知
3、知觉对象与背景的相关规律:知觉对象与背景差异越明显,越有利于学生感知,如,需要学生感觉的东西是白色的,最好放在黑色的背景下展示……
二、知觉的特性在教学的运用(举例):
1、选择性 : 讲课语调、板书、内容重点突出,加强知觉对象与背景差异
2、整体性: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物易知觉为一整体,教学应分节分段,讲完一个问题应作停顿
3、理解性:注意新旧知识联系
4、恒常性:抓住事物关键特征,避免基它因素的影响。
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:
1、要使孩子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;
2、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
3、指导观察的方法
(1)观察方向的指导(2)充分利用感观,勤于思考(3)观察要耐心细致,学会比较
4、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

一年级孩子视觉观察力训练游戏?

1、走迷宫:迷宫是提升思考力和观察力的最佳游戏,你可以给孩子玩一些2D、3D的迷宫图画,也可以玩一些迷宫游戏。
2、按顺序找数字
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,将1-25的数字打乱顺序,填写在里面(见下表),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,要边读边指出,同时计时。
21、12、7、1、20
6、15、17、3、18
19、4、8、25、13
24、2、22、10、5
9、14、11、23、16
3、考眼力
取三张不同的牌(去掉花牌),随意排列于桌上,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,黑桃3,方块5、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,如梅花2,让她盯住这张牌,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,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,然后,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。如她说猜对了,就胜,两人轮换做游戏。随着能力的提高,家长可以增加难度,如增加牌的数量,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。
4、视觉锁定游戏
这个游戏,主要训练宝宝将眼神锁定并专注在某个物体或玩具上。先拿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,例如小飞机或是有颜色的小球,先吸引宝宝注意后,慢慢的把小飞机在孩子眼前晃一晃,再来慢慢的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,小幅度的移动,可以发出一些飞机的声音帮助孩子融入在活动中。这个活动最主要的目的,是让孩子的眼神能锁定在物体上,并跟着一起移动,帮助孩子的视觉神经发展远近变焦以及专注的能力。